一个不被看好的开始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期间,当23岁的孙新铭首次入选国家队大名单时,国内媒体几乎清一色地打出了问号。"这个在联赛中表现平平的后腰,凭什么挤掉老将张伟?"《足球周刊》甚至用"史上最意外征召"来形容这次选拔。
用实力打破质疑
小组赛对阵哥伦比亚的关键战役,替补登场的孙新铭在第87分钟完成了一次教科书般的抢断,随即用一记40米精准长传助攻队友破门。这个瞬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。"我当时只是本能反应,"赛后采访时他挠着头说,"教练一直告诉我们,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好的人。"
数据不会说谎:在淘汰赛阶段,孙新铭的跑动距离达到场均12.3公里,传球成功率91%,这两项数据都位列全队第一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完成了27次成功抢断,这个数字在所有参赛球员中排名第三。
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
很少有人知道,孙新铭15岁时差点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放弃足球。是初中教练王立军自掏腰包帮他支付了训练费用。"那时候他每天训练结束后,还要骑车40分钟去餐馆打工,"王教练回忆说,"但第二天早上6点,他永远是第一个到训练场的。"
"足球场上的每个动作都是千百次重复的结果。孙新铭最可怕的地方在于,他永远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加倍努力。" —— 国家队主教练李铁
世界杯后的蜕变
世界杯结束后,多家欧洲俱乐部向孙新铭抛出橄榄枝。但他选择先完成大学学业,"知识储备和足球技术同样重要"。如今28岁的他已成为国家队中场核心,去年更带领俱乐部夺得联赛冠军。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,他笑着说:"哪有什么秘诀,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训练上。"
—— 本文记者曾三次专访孙新铭,素材来自第一手采访资料